老北京存在一个紫禁城,新北京冒出个“城中城” 。
城中城处在北京的黄金地段,能说是“一环的好铺子”,占地 10 平方公里。巧了,它的主人名字里还真有个“诚”字。
【东方广场——天子脚下搭戏台】
这天子脚下的这戏台到底是咋建起来的,都有啥特点,商业价值又咋样呢?
1992 年,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结束后,中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潮,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,也加快了招商引资的速度。
在咱北京,那大名鼎鼎的商业第一街王府井大街,每天人都多得很,自然也就被世界各地的富商们看上了,像在香港有着“货柜码头半壁江山”的李嘉诚就是其中之一。
李嘉诚看上的那块地在东长安街,面积有5.11公顷,规划能用的地是3.27公顷,能建的房子面积是14万平方米。
听说李嘉诚拿这块地花的钱不少于 2 亿,这数儿在如今一些大开发商眼里可能不算啥,但是得清楚,这事儿是在 30 年前,那时候人均月收入才几百块呢。
而且这只是地价而已,李嘉诚还得掏一大笔钱,用来给原有住户搬家,以及建造大厦楼体。
这么大体量的项目,签约仪式就定在规格最高的人民大会堂办了,从这开始,这块地也总算有了自己的名字——“东方广场”。
【李嘉诚的地产王国】
李嘉诚打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搞地产投资了。他最开始是个推销员,后来创立了“长江集团”,攒下第一笔大钱后,就着手投资房产了。
1958 年,在香港那最为繁华的工业区,一座 12 层的工业大厦建起来了,这意味着李嘉诚开始涉足地产领域了。
才过了短短两年,李嘉诚在港岛东北角的新兴工业区盖起了一座工业大厦,这大厦总的建筑面积是 1.1 公顷。
李嘉诚凭着那两座工业大厦不断上涨的租金狠狠赚了一笔,可没料到,过了几年,香港的房地产业大幅下滑,都没啥人愿意搭理了。
李嘉诚靠着特灵的商业感觉,在大家都使劲儿从地产业往外跑的时候,低价买了好多地皮和老楼,盖成厂房用来出租。